台灣原住民音樂


前言

台灣原住民起源

         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發現,遠在兩、三萬年前,台灣島上就有人類在此生息,台南「左鎮人」的化石出土大約是兩萬多年前的人骨化石,與台東的「長濱文化」同屬於舊石器晚期的遺址,於是我們可以這樣說,早在台灣被荷蘭人與西班牙人發現的幾萬年之前,這個島上就已經有人居住了。

        事實上,台灣原住民的種族非常複雜,如果要究其來源的確是一大難題,日本學者鹿野忠雄就認為如果從台灣原住民的建築物、衣服、農產、運輸工具等等文化要素看來,台灣原住民的物質文化,一般而論是與大陸地區相聯結的,於是有所謂的「西來說」。

原住民的起源南島民族


        原住民中的紋身缺齒、口琴、老人政治、獵首、鳥占、室內葬等等的文化表現,都與印度尼西亞的古文明特質類似,因此推測台灣的原住民應該屬南島文化Austronesian Cultures, 也就是與所謂的「南島民族」。南島民族所居住的範圍,可以說是今日世界各民族當中分佈最廣的一支,東起美洲的復活島,西到非洲東岸的馬達加斯加島,北到台灣,南到紐西蘭;除了台灣之外,菲律賓、婆羅洲、印尼馬來西亞、中南半島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整個區域都是南島居民所居住的地區,近幾十年來,國內外不少專家學者,根據長時間的研究顯示,台灣原住民在「南島民族」的擴大遷徙過程和分佈中,具有關鍵性的地位,甚至是「起源」或「台灣是南島語族的原鄉」論說。1985年語言學者-白樂思發表的文章中,提出台灣是南島語族的起源地。1991年澳洲考古學家-貝爾伍德也採取相同的看法,他推論南島語族距今五千年前,分七個階段從台灣向南向東向西擴散。
        由於語言學家做過廣泛「語言統計年代學」後,發現台灣原住民所說的南島語含有非常多古老的語言要素,即還保有南島語的古音,(現在還能辨認20幾種不同的語音),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都找不到,而台灣是全世界南島語族成員最密集的地方,除了台灣現稱十族原住民外,加上還有較早漢化的平埔族共計有19族,由此推論居住在台灣已有數千年的南島民族(原住民),很有可能是南島民族的老家,目前大多數的學者認為台灣原住民是南島民族中,最具冒險犯難精神。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類學家相信台灣是南島民族的發源地之一,事實上,台灣高山民族裡面,有好幾族本身一直都沒有跟海洋有任何關係,而且他們主要的原始分佈地都在海拔一、兩千公尺以上,說明了他們基本上一直居住在高山。所以說,高山民族本身可能很早以前就源生在台灣。不過不論是哪一種說法,原住民們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已經居住在台灣這片土地上,是一件無庸置疑的事實。台灣的原住民大致區分為居住在高山地區的高山族和平原地區的平埔族,在時間的推移上,大約是在迄今六千年前到兩千年前間就已經居住在台灣,由此可見時代之久遠,但是正因為在時間上已不可考,現在流傳下來的資料又不足以佐證任何歷史片段,所以原住民一開始就選擇居住在高山這樣不便於人居的地區,還是原本也住在肥沃的平原,享受地利上的便利,我們已經無從得知了。

原住民在台灣島上的族群種類

        根據台灣古書記載:「台灣的土番分為生番與熟番兩種,住在深山,未曾受過教化者,叫做生番,雜居於平地,奉行王法的,叫做熟番。」當時一般人,將平埔族稱為「熟番」,高山族則稱為「生番」。事實上,不管是高山族或是平埔族,他們並非都只是單一的種族,各族之間的發源、語言、文化、生活習慣往往有著很大差異,屬於各個不同的族群。


台灣原住民音樂採集

 

        從民國十一年至三十四年,這段時間採集原住民民謠較為投入者,分別有張福興、田邊尚雄和黑澤隆朝。台灣光復以後,也有一些人片斷的搜集原住民音樂。特利是在民國五十五年到五十六年為最有系統具大規模的民問音樂的採集工作.其中有史惟亮、許常惠等人,已故民族學家史惟亮說:'如同不經琢磨的寶石,原住民音樂量的豐富,超過人口佔百分之九十八強的漢族民問音樂(甚至量之豐富包羅了整個歐洲的歌唱型式。」許常惠教授也認為:「台灣民謠中.原住民民謠的數量之多是驚人的。」根據這些說法,證實了原住民音樂量的豐富。

        可是,隨著新舊時代的更替,加上年邁長者的離世,民謠也可能因此而逐漸流失,原住民民謠也為此失去了傳承的希望。如果對於一個未曾有過採集經驗的人來說.可能會提出以上這樣的質疑。事實上,時代的更替及老人的離世,民謠的失落的確有它潛在的危機。但是.從民謠的生存環境來看,部落了.0然存在,民謠會隨著部落延續下來。加上各族群以各種不同祭典活動,不時地在舉行,在在展現民謠生命力的不斷延續。例如,鄒族的Mayasvi(祭歌),賽夏族的Pasuteai(矮人祭),排灣族的Maluvng五年祭)‥

        時代不斷的改變,民謠也間接受到影響,原本部落的生活,以農為生,處處耳聞狩獵、耕種與砍伐木材的歌詞。社會轉型之後,卻聽到在 “鷹架”上工作的歌詞「以前部落裡的生活方式,包含著許多有關織布歌、竹竿舞的輕鬆悠閑歌詞,現在也不復存在,雖然這些民謠隨著環境變了,但是這些改變的民謠,也是從傳統延續土來的,只是它隨著不同環境的改變,產生不同的變化罷了。對一位從事民族音樂者而言,這並非是大問題,因為他們不僅在探究古老傳統的文化--民謠,也在探討目前社會變遷帶給民謠的變化。如果我們說,傳統民謠已經完全變質了,只有一個現象,原來的文化已經被同化。也就是說,不卑說自己的母語.不再創作屬於自己文化的民謠,部落型態徹底改變。綜觀原住民的現況,並非如此。因此,採集民謠的前景仍然是樂觀的。除非我們去重視,不去動手挖掘這些珍貴的產物,當然就會隨著時間消失了。

歌謠

         台灣族群之多、文化之富是世界許多島嶼中無能出其右的。其中最具特色的無非是原住民音樂的豐富性與多樣性。下就分別以歌謠和樂器作摘要式的陳述,希望藉此有助於讀者對台灣原住民音樂有初步的認識,並激發大家作更進一步的探尋與研究。

泰雅族在唱法上有吟誦唱法及民歌唱法。歌唱方式有獨唱及合唱,傳統歌謠不多。音階有三音(mi, sol, la )、四音(re, mi, sol,la) 和五音(sol, la, do, re, mi)三種音階。

賽夏族除了一般所唱的歌之外,矮靈祭的祭歌最為重要。一般所唱的歌為數很少,流傳不多,可能很少人去唱的緣故。矮靈祭的歌,由於每二年一次祭典中,由集體一起歌唱,且祭歌需要很長的時間吟唱,所以在族人中廣受流傳。除迎神歌之外.其餘都伴有舞蹈。而祭歌歌詞內容最具文學價值。

布農族的音樂大都以自然泛音的do, mi, sol , do 所構成,族人中合唱甚為普遍。大小三度、完全四度、五度、八度構成了合唱的和聲。布農族許多歌謠中都非常類似,但和聲甚為族人所重視。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butbut這世界唯一僅有的特殊唱法,是布農族最具特色的歌謠。

鄒族歌謠中包括有單音性歌謠與和音唱法,單音性歌謠都以獨唱和齊唱方式出現。和音唱法有和音合唱及部分和音唱法兩種,前者較多。和聲以三度、五度最為常見。鄒族可說是多產「祭歌」的民族,其中極為重要的祭儀mayasvi 就包含了迎神曲、送神曲、戰歌、歷史頌、勇士頌等祭歌。

阿美族的歌謠豐富又富有變化,歌謠中旋律的變化和音樂形式的多樣性反映了阿美族熱情開朗的性格。唱法上包含吟誦、對唱、領唱與應答及卡農唱法。歌詞可以是針對特定的對象和目的而吟唱,亦有以不同的對象、生活、工作、人物等作即興的唱喝。音階包含五音和無半音五音音階,臨時音也經常出現在其中。

卑南族抒情、流暢、高亢、悠遠,在卑南歌謠最為常見。由於重視團體,歌謠常於生活、工作中配合節奏性的旋律由族人作整體性的歌誦和舞蹈。祭典歌較屬男性所唱。唱法上常有吟誦、對唱及領唱應答的唱法。

排灣族是一個出產情歌最為豐富的民族。旋律一樣的歌謠,歌詞可以因人情感之抒發而有不同的內容,以即興、自由、隱喻的方式表達個人深沉的愛意。歌唱有獨唱、領唱與回應及合唱等方式。合唱中常出現二度、四度、八度及杜農唱法。

魯凱族單音性與多音性歌謠是魯凱族的特徵。單音性主要表現在獨唱、齊唱兩種。多音性歌謠則多以持續低音唱法著稱。獨唱旋律出現於上聲部,持續低音合唱則行於下聲部。情歌亦不少出現在魯凱族歌謠裡面,婚禮中新娘祝福歌最具特色。

雅美族的生活大都以捕魚、農耕、放牧為生,特別以捕魚為重。所以歌謠中不乏與祭有關的歌,如船祭之歌、下水禮之歌、粟豐收祭之歌等等。其他與生活有關的,如工作之歌、划船之歌、捕捉飛魚之歌、主屋落成歌、撿柴歌、思念之歌及搖籃歌等都非常生活化。曲式類型不多,音階僅有一、二個,歌的類型常因歌詞的變化而改變。歌並沒有特定的歌詞。

原住民樂器分布

 

阿美

排灣

布農

泰雅

賽德克

魯凱

卑南

雅美

賽夏

縱笛〔口〕〔單管〕

 

 

 

 

 

 

 

 

縱笛〔口〕〔雙管〕

 

 

 

 

 

 

 

 

 

 

縱笛〔鼻〕〔單管〕

 

 

 

 

 

 

 

 

縱笛〔鼻〕〔雙管〕

 

 

 

 

 

 

 

橫笛

 

 

 

 

 

膜笛

 

 

五弦琴

 

 

 

 

 

 

 

 

 

 

四弦琴

 

 

 

 

 

 

 

 

 

 

口簧琴〔竹〕

 

口簧琴〔銅〕

 

 

 

 

 

 

 

口簧琴〔鐵〕

 

 

 

 

 

 

 

 

弓琴

 

 

 

 

 

 

 

 

 

 

 

 

 

竹筒

 

 

 

 

 

 

 

 

 

木琴

 

 

 

 

 

 

 

 

 

竹木琴

 

 

 

 

 

 

 

 

 

 

織布槽

 

 

 

 

 

 

 

 

 

 

背鈴

 

 

 

 

 

 

 

 

臀鈴

 

 

 

 

 

 

 

 

 

 

鈴鐺或飾片

 

 

 

 

 

 

 

 

裂痕鼓

 

 

 

 

 

 

 

 

 

 

 

合計

13

11

6

7

5

6

5

7

0

3

4


 

作曲家蕭邦(Frederic Chopin,1810~1894)

出生於波蘭華沙近郊的小鎮

他出生的時候,波蘭已經不是一個有主權的國家,而是被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瓜分°

蕭邦的母親是波蘭人,父親Nicolas Chopin(1771年—1844年)是波蘭籍的法國人,原本居住在洛林的一座從父輩繼承下來的葡萄園,1787年移居波蘭並加入波蘭籍,參加過1792年的俄波戰爭和1794年的科希邱什科起意蕭邦的父親也得到了一份在中學教授法語的工作。蕭邦一家在1810年搬到了華沙。

蕭邦在波蘭被視為神童,1816年6歲的時候開始學習鋼琴,相繼由他的姐姐和母親教授鋼琴演奏技巧。蕭邦是個音樂天才,從小就展現出他驚人的音樂天賦,7歲時便能作曲,他的第一首作品B大調和G小調波蘭舞曲創作於1817年,體現出蕭邦不同尋常的即興創作能力,他在華沙被譽為「第二個莫扎特」。

第二年也就是1818年,8歲的蕭邦在一次慈善音樂會上演奏了阿達爾伯特·吉羅維茨的作品,這是蕭邦的第一次登台演奏,從此躋身波蘭貴族的沙龍。

1818年起蕭邦師從約瑟夫·艾爾斯內(Józef Elsner,1769年—1854年)學習音樂理論和作曲,一年後公開演奏了德國作曲家費迪南德·里斯的作品。1826年從中學畢業後,蕭邦在音樂學院繼續跟隨約瑟夫·艾爾斯內學習鋼琴演奏和作曲。蕭邦作曲相當勤奮,他發表的第二部作品是B大調鋼琴和管弦樂變奏曲(Là ci darem la mano,Op. 2,1827年),來自莫札特的歌劇唐·.喬望尼,幾年後在德國引起了轟動,1831年羅伯特.舒曼作為音樂評論家在萊比錫的一份19世紀最重要的音樂報紙中,以《作品二號》為題(德語:Ein Werk II.)寫道:「先生們,向天才脫帽致敬吧」,對蕭邦的作品給予極高的評價。

他十九歲時已經創作了兩首鋼琴協奏曲。1829年至1831年間,蕭邦在華沙、維也納和巴黎各地舉行了多場音樂會,他的演出受到了專業報刊的高度評價,「柔和的演奏,難以形容的流暢,能夠喚起最深感受的完美演繹。」,他是「音樂地平線上最閃亮流星中的一顆」。1829年蕭邦愛上了音樂學院的女同學Konstanze Gladkowska,但是這段秘密的愛情無疾而終。因為1830年波蘭爆發了反對外國勢力瓜分波蘭的起義,蕭邦無法回國,而蕭邦的父親也建議蕭邦暫時先留在國外,1831年蕭邦最終忍痛離開故鄉波蘭移居到了法國巴黎,開始以演奏、教學和作曲為生。

巴黎的生活

居到巴黎後,蕭邦很快愛上了這座城市,巴黎的建築和大城市氛圍深深吸引著蕭邦,他在一份寄回波蘭的信中寫道,巴黎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他在巴黎先是拜他的偶像法國籍德國鋼琴家和作曲家卡爾克布雷為師,繼續學習鋼琴,但是他感覺受到了教學方式的限制,課程只進行了不到一個月。蕭邦在巴黎參加音樂會的演出以賺取生活費,起先蕭邦還未出名,收入僅夠糊口,後來一位極具影響力的資助者帶蕭邦參加了銀行家族的一次接待活動,蕭邦的鋼琴演奏打動了客人,轉眼間贏得了一大批的鋼琴學生,其中的大部分是女學生。蕭邦通過音樂會、作曲和教授鋼琴課,從1833年起便有了穩定的收入,經濟上沒有了後顧之憂,蕭邦甚至有一輛私人馬車和隨從,他的衣服都是用高檔的材料製成。而相比之下,19世紀的其他音樂家如理查.華格納和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則還需要指望著資助者的贊助。

在巴黎期間蕭邦做了多次訪問,1834年,他和費迪南.希勒共同訪問了在雅琛舉行的的萊茵河畔音樂節。蕭邦、希勒還有孟德爾頌三人在此次音樂節中碰面並一起去了杜賽道夫、柯布隆茨和科隆,他們三人彼此欣賞對方的音樂才華,並互相學習和切磋了音樂技藝。

蕭邦1848年在巴黎舉辦了他的最後一次音樂會,此後他訪問了英格蘭和蘇格蘭,本打算11月在倫敦再舉行幾場音樂會和沙龍演出,但蕭邦卻突然中止了演出。他說自己在鋼琴上看到了幻象,不得不離開以平靜情緒的波動。研究者指出這是顳葉癲癇的癥狀。1849年他的肺結核病情加重,已無法繼續授課和演出,最終於10月17日在巴黎市中心的家中去世,時年39歲。

蕭邦曾希望在他的葬禮上演奏莫扎特的安魂曲,但是莫扎特安魂曲的大部分是由女性演唱的,舉辦蕭邦葬禮的教堂歷來不允許唱詩班中有女性,葬禮因此推遲了近兩周,最後教堂終於做出讓步,允許女歌手在黑幕簾後演唱,使得蕭邦的遺願能夠達成。有將近三千人參加了10月30日舉行的蕭邦葬禮,演唱者還包括Luigi Lablache,他此前曾為1827年貝多芬的葬禮演唱安魂曲,為1835年為貝利尼的葬禮演唱Lachrymosa。

根據蕭邦的遺願,他被葬於巴黎市內的拉雪茲神父公墓,下葬時演奏了奏鳴曲Op. 35中的葬禮進行曲。雖然蕭邦被葬在巴黎的拉雪茲神父公墓,但他要求將他的心臟裝在甕裡並移到華沙,封在聖十字教堂的柱子裡。柱子上刻有聖經馬太福音6章21節:「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哪裡。」。拉雪茲神父公墓裡的蕭邦墓碑前,總是吸引著許多參訪者,即使是在死寂的冬天裡,依然鮮花不斷。後來蕭邦在波蘭的好友將故鄉的一罐泥土帶到巴黎,灑在蕭邦的墓上,使蕭邦能夠安葬在波蘭的土地下。

蕭邦簡介

蕭邦的鋼琴作品

蕭邦的鋼琴圓舞曲